0101

凡是第一天,总是豪情壮志些。

晚上强忍着困意,在 Notion 建立一个 Re · 2022 的页面,小心翼翼又踌躇满志地开启一个个分区的规划 —— 跟去年一模一样,打算着在新年之时养成写「周报」的好习惯:虽然到最后只在 2021 留下了 9 份周报,但打开其中的任何一个都找到了很多已忘的思绪,倒也是「it worths」/

好奇心柜子 📦

emm… 端今日发了「2022來就來吧」──年末漂流瓶讀者留言精選: 朋友说:

即使你把端的漂流瓶的简繁字体全部统一  也能读得出来那些是大陆的哪些是香港的

于是我进一步问他是怎么看出来的 🤔 从一些用词和表达,一些语法中,隐约看出对方背后和哪个中文飞地更为亲密。

刻板印象地觉得,和我们同代的港人对于用典能力较差。这里隐形的参照是:对比起来,上一代港人如我无意间看到的明报报人、专栏作家们的文字,熟悉地运用着典雅的语言。还有林夕的上一代香港词人黃霑、鄭國江等人。乐人也充斥着古典的气息,抛开黃霑不说,胡伟立、银河映像团队等人的创作也给我相似的印象。 但与此同时,英文却掌握得更好。

这是课纲和教育改革所带来的变化呢? 想想自己过去埋下的几个好奇心,很多个… 都指向大陆的课本、台湾的课纲改革、香港的课纲(好啦!工程太大了,但会慢慢做的!

如果再加上一个台湾,那会是十分可爱的明显区别。比如「三小」、「软体」、「网路」等这些一听就听出来的区别。

说回到这份漂流瓶,从 2020 年开始,就有幸可以在端和读者合作的年度专题中留下一些自己的印记。虽然在今年,我的留言与「在那不确定的未来,希望问题有解」更近一点,但我还是更喜欢去年的那句:

「我想告誡自己,記住一切發生之前的模樣,它是你的指南針。」

再问我什么是「流行/媒体文化」📺

大概是因為橘对流行文化不是特别敏感,所以她的发问和探寻会提醒我一些东西:

但是如果多了解电视的话,其实就可以更多去看到"这个时代在发生什么、是怎样变化的、人们对此的反应"。是一个非常直观的东西,可以接触到最前沿的一种趋势。

在我的感觉里,「电视」这个媒介是会游走的。它介于"深刻"和"浅浮"之间,不像电影那样颇有些个人主义的自说自话,也不像文学和摄影那样闷不作声地单向传达。或许正是因为它的性质,所以它成为了一种比其他媒介走得更远、离社会和人们更近的传播工具。内容和资本也由此能够结成一种特殊的关系,通过电视媒介保持微妙的平衡。  虽然我们能接收到的「真正电视内容」并不自由也并不好,但是它仍然多多少少地让一些"人们最想看到的东西"得以出现,一些过去能够被播放的真实新闻、一些符合年轻人娱乐审美的节目、一些旁敲侧击的电视剧,其实都是不同层面需求的体现吧。

我暗自想了想,自己大概是处于一个「流行」和「不流行」的钟摆,一摇、一摆:这几年亲身品尝了一些流行文化现象,比如追选秀、磕 cp。浏览小宇宙的时候发现有专做磕 cp 这一方面的播客「嗑学小组」出了年度榜单:「Vol.23 2021 年度 CP 大赏:你看他们多配!你看啊!!!」和这档节目来临之前的 2021 年度 CP 大赏打投提名,就去拉上 🐶 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归根结底,都是「relationship」、「人的情感」、「人」。

晚上看了看 SM 最新推出的女子组合 Girls on Top(GOT) 和她们的 Special Stage。感慨 k-pop 发展到如今,对于「野心」、「引领者」可以完全招摇和坦荡地向大众释放。想起元组级别的「GOD」,想起 SM 2019 年就推出的男团 SuperM(M: MATRIX & MASTER)、想起少女时代 2012 年唱起的「We are still on T.O.P Girls!」。

「强势化」的另一边,是女团成员越来越短、越来越招摇的打底裤。(男团这边不怎么关注,所以暂不评价)。昨天看 ITZY 2021 歌谣大祭典舞台时,突发奇想欲统计下她们从出道至今,Ryujin 穿过多少次裙子。以姬圈 Girl-Crush 气质突出重围的女爱豆如 Ryujin、Karina 总会得到裤子的眷顾,一个女团里或许总有至少一位女生略显尴尬地在空荡期间扯着自己包不住打底裤的超短裙(或者说是只有上衣部分的服饰),以及专门设置的大幅度/用力转圈,好让在这延长的时间内将打底裤一览无遗(Twice)….

🎬

新年的第一天,将今年看过的电影/剧/纪录片都打包放在一个页面里 📃 虽然看过的数量比之前少,但却很好写「2021 观影小结」#🎬。

托朋友的福,今年总算是赶上了 3 场影展,在银幕上依次享受 Bergman、Jarmusch、Aki 的光影印迹。再算上一些飞机的中转,今年频繁地来往广州,也和这个城市有了更多的漫游接触。

PP 的《如何》响起时,想起为期大概有 3 个月长的余温集。再放在 #3年清算 的脉络上看:

2019 的 THE CROSSING 如阵雨般,反反复复、断断续续地在这 3 年里降落着;

2020 的婧,如龙卷风一般,彻底扫除我在 2019 年末就已摇摇欲坠的「框」,也顺便让我陷入一环环高情感浓度的日与夜,以至于不问世事,只凝视 —— 这波浪潮,以今年写的和《婧》有关的毕业论文画上一个还算完满的句号;

2021 的 ITSAY,则是热带中轻拂的风,柔和但也炽热。

能够长时间在一个事物中不断周旋,是一件难得的事情。正因为这样,我重视这样的存在。今年的 ITSAY 带给我的其中一度余温,是这部剧的创作感。作为观众一口气看完 5 集,痛快地感觉到我看到的是一部好剧;作为对这份创作的观察者,补完这部剧的花絮、开启文本分析的时候,将它打散为:表演、导演、剧本、摄影、色彩、场景等方面,又是各有各可说的好。

聚餐

其实是和妈妈的好友一起去另一个好友家用餐,所以四舍五入是 3 个家庭。好久没见的时间存量察觉不在大人身上,而是在小孩身上 —— 她们的变化更加显而易见。

或许是看了 Young 的 1000 小食报 的缘故,对于「人和食物」的缘故多了几分敏感度。坐在拥挤的车后座看前方的夫妻在拌嘴,想起过去的自己觉得他们好像还蛮甜,心里暗暗在想:这就是婚姻生活吗?我后来想了想我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疑问,除了相继看完了《婚姻故事》和《婚姻生活》外,(梦想着离 5 次婚然后写出一个婚姻生活的好剧本 XD),还有这是空白的观察位。

有那么一些瞬间,发觉自己的感受再度被放大,坐落在人群里仿佛是一个长出了更多触角的吸收器和观察器。比如在楼下等他们来接我的时候,被一层层的人和事「扰动」着,从左至右,从前到后,从上往下;比如在饭桌上吃饭时不时将手托住,那就是我失神在思考的时候;比如回头在看他们放起了《唐人街探案3》,一遍遍地过那群问号:为什么刚好就是这部贺岁片成为了成功的贺岁片;随着剧情也记起那些批判的一个个小角落;怎么都在用日本演员?(想到《兰心大剧院》)……..

吞噬

好奇心太多了,我感觉自己在被反噬着,被淹没着。晚上在最后一次的洗手间里搜了搜「Ne」、「Ti」等问题:今天心血来潮测了测八维,不出意外地收获「Ne」最高的结果。如果没有发挥「Ti/Te」的约束/指南作用,预计在几天后被「好奇心」整个崩溃然后彻底放下手上的事情躺平。

在「Re · 2022」列了一些必做、正在做,将正在做的新事情标记成红色,避免有更多的红色出现,压制一些快感,变干。

All rights reserved
Except where otherwise noted, content on this page is copyrigh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