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件開心事:今天再翻「後現代主義」這個導論文字沒有以前那麼鬧心啦~
Ⓑ 讀了一章講述五四運動的文字。
在來到這一步之前,對這場思想革命的記憶認知只殘留到高中歷史教科書上的內容。 而還記得些什麼?大概也都是考試填空題重點。
對於「這場運動放在中國近代史上,是一次頗有力量的事件。」,沒有過多的感知力⋯
我們需要了解嗎?需要了解到什麼程度呢?我們需要紀念嗎? (說實話我是看到「端」上有五四紀念專欄,才起了重新了解的興致⋯)
作者在裡面提到幾點,還蠻印象深刻的:
- 一個是我們現在分野很厲害的「左 / 右翼」思想,在當時是不存在的。大家不過是「一視同仁」地接受與擁抱「新學理」,揮灑出新知的歡樂。
- 另一個是⋯ 這與其說是一場學生革命,更像是一場全民思想革命。
這股力量有點神奇。一場運動,可以讓沐浴在陽光下的人們潛移默化地改變自己的「意識形態」。 生動如老舍大驚:原來孔子也是可以批判的!自此猶如戴上「新眼鏡」再看這世界。
quote:
「 五四对生活世界的影响,可说是“无所不在的”,像五四这种改变历史的重大运动,它摇撼了每一面,把每一块石头都翻动了一下,即使要放回原来的地方,往往也是经过一番思考后再放回去;而且从此之后,古今乃至未来事件的评价、建构方式,每每都要跟着改变。」
腦海裡浮現出新氣象的氛圍和牽涉出來的歡樂景象。
而除了佔據舞台中軸的知識分子,普通人的生活層面上也同樣受到影響;除了進步青年積極擁抱新知識,年紀稍長的人也同樣有。這裏涉及到研究視角或者說群體的擴大化。
因此說是「全民思想運動」。
quote:
「 五四造成一代青年群体的生命特质,“新青年”要做的事,是提倡新文学、白话文、新剧,喜欢讲哲学、文学、艺术,关心人生、家庭、恋爱、高深学理、人道主义、留学、理想,关心“人”的问题,主张“人”的解放。此外,他们也探究新宗教、新教育、新生活。」
放在現時視角來看,「新青年」這股氣質也毫不過時~
Ⓒ 「西學東漸」這個階段,應該是有不少西方想法觀念傳進中國。
這裡多少有點言外之意是:以前中國沒這個東西,沒這概念啊。(北京腔上線)
比如有些什麼?(比如「民主」)
如果從「語言學」之類的層面上看到這些現象,應該會蠻有意思的~
傳入的這些「概念」,無形中拓寬了認知(需要造新詞,爾後在這個詞使用流通的過程中,「概念」一步步轉換為「認知」或者是新的「意識形態」),或許是新的認知,又或許是舊時的一些習俗進行 update。
(比如「時間」。想起很久之前沒看完的一本書⋯我真的對這種闡述「從 0 到 1 變化過程」的東西沒有抵抗力。)
Ⓓ 「我好像生活在熱水裡」。
看到一藝術家如此形容她充滿暴力與重擔責任的童年時代。
「我覺得自己就像一條不幸的小魚與一隻巨大而騷動的鯊魚關在同一個水槽裡。」
突然想起伍爾夫的這個版本。
Ⓔ 其實我還看了一點點,高爾基和羅曼羅蘭的來信⋯
第一反應是:這倆認識?
(誤入了一個文庫網站,在上面下載了一本電子書,滑動鼠標看到「1983年出版 / 定價 1.60元」—— 撲面而來的「年代感」。)
這種得以「窺見」名人間來信的時刻,感受那時候他們之間的熱誠與互相關懷再度在我面前流動著、傳遞著,真的很微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