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影片回顾
作为迪士尼推出的第55部动画故事长片,《疯狂动物城》自上映(2016)以来就一直热度不减,受到全球各个年龄层次观众的喜爱。该电影以从小怀着“警察梦”的元气兔子 Judy 为第一视角,讲述了她在可以成就无限可能的动物城(Zootopia)中的一番逐梦冒险之旅。
有些观众看到电影中痞痞的 Nick 登场时,可能会不自觉地联想到迪士尼曾经塑造的另一经典狐狸角色-罗宾汉。诚然,Nick 的灵感正是来源于1973年发行的迪士尼动画长片《罗宾汉》中的侠盗狐狸形象。但是不同于 43 年前的这部经典之作,《疯狂动物城》背后的制作团队以更宏大的野心与抱负描绘了一个全是哺乳动物的奇妙城市,而一个城市要容得下如此多千差万别的动物,它的包容性是不可小觑的。
首先在地理区域上,它被分为了布满繁茂植被的热带雨林;分别适合耐寒、耐旱动物居住的冰川镇和撒哈拉沙漠;以及迷你的小型动物区。在城市基础设施上则充分考虑到不同动物体型,类型,以及生活习性。而影片中的Judy也亦是冲着动物城的多元包容,和其引人夺目的宣传口号 “Anyone can be anything”,来到了这里,希望能有朝一日能发挥自身无尽的可能性。
动画大师 Walt·Disneyland 曾经阐释过将动物作为卡通动画主体形象的原因:成年人在社会中摸爬滚打过后的往往在各类状况与刺激面前变得冷静而克制,但是动物却截然相反,它们对任何刺激都会通过肢体语言表现出来,观众通过对肢体语言的判断,即可理解动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相似的是,孩童身上由于还未接受教化的原因,往往也会同动物一般表现出相似的自发性,也正是这一自发的冲动、热血、单纯、善良… 使得动画作为传播媒介在观者与创作者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但仅仅依靠孩童式的天真还不够,影片还常常围绕一个看似简单平常的主题,例如,“亲情”、“友情”、“爱情”,展开一段瑰丽的故事或奇遇,以一种欢乐的姿态去探讨介入生活的种种方式与态度。可以说,动画电影既是成人回到孩童世界的一次契机,也是孩子进入复杂人生的一个柔软又短暂的缓冲。
二、动画视角下的影片解读
非真人角色的灵魂赋予
不同于在舞台上、摄像机前表演的演员,动画角色的舞台更多地存在于动画设计师的故事板上还有制作团队背后的头脑风暴。受限制于日常所看到的连续性动作,话语,真人形象,动画的细节一旦缺失,就容易使得观众进入失真的疑惑状态。因此,不论是在技术层面还是动画角色本身的维度深度,都有着相当高的要求。而在影片本身的演绎上,则表现为角色自发的能动性驱使他们在故事中作出关键性的决定或是行为上的变化。
例如,Judy 尽管一路上受到了来自多方面的质疑与冷眼,但她依然,在追梦途中的坚持与执着;她在成功被认可为一名警官以及被选为警察局的形象代言人时,她选择了坦诚地面对了自己的内心中仍存对食肉动物的偏见问题,以及她的努力反而让动物城骚动四起的事实,毅然选择摘下警徽回到家乡;Nick 在看到 Judy 在任务执行失败后被警察局局长斥责并喝令她摘下警徽离职时,触碰到了他过去意气风发前往童子军训练营报到却惨遭同伴欺凌的不堪回忆。但 Nick 在此时此刻却一改过去玩味不羁的态度,选择挺身而出为 Judy 辩解,让局长哑口无言。
某种意义上,Nick 既是保护了与当年自己境遇有些相似的 Judy,也是在迟到地安抚着昔日那个脆弱的自己。这些感情的转变都使得影片中的角色变得更加有血有肉,跳出循规蹈矩的二分人格的框架,呈现出多面与立体的角色形象。
视角转换
有趣的是,在影片正式上映前的修缮阶段,制作团队其实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在以 Nick 的视角讲述故事。基于此,影片原本要展现的历史是食肉动物在成年时须被迫带上动物项圈,在他们原始的欲望出现时,项圈会自动识别并造成电击迫使他们冷静下来,以此来实现食草动物与食肉动物间的和平共处。
但是在制作方向皮克斯放映获取反馈意见时,以 Nick 为视角的叙述方式遭到了否决。通过以 Judy 元气满满的第一视角展开电影画面,能使得观众迅速身临其境,感受到动物乌托邦的美好,尔后才在故事的一步步叙事与推进中,发现在隐藏在“和谐””平等“之下的波涛汹涌。“反判精神在社会中,只可能存在某种理论的平等掩盖着事实的不平等的集团中”也正是因为看似美好的世界实则充满讽刺,改变、反抗才得以出现。而这种较为温和的处理方式,或许更符合迪士尼动画的一贯创作基调,同时也在照顾儿童心理承受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让该电影变得灵动之余,又有着引人深思的现实意义。
三、影片中关于偏见问题的探讨
《疯狂动物城》之所以能成为迪士尼的又一经典动画,除了它不错的娱乐性,更因为它探讨了当下我们所共同面对的诸多难题与挑战。
传统的动物寓言与童话故事当中,往往对动物角色的刻画具有脸谱化的类型设定:狐狸——奸诈狡猾;兔子/羊 —— 温顺乖巧;狮子 ——雄壮威风。这部电影做出的一大创新,是其中的动物角色不再满足于单一的刻板印象的赋予,而是在这基础上解构再建构,完成了各自的多面性性格刻画。
主角方面,Judy 在警局任职时,对比一众高大雄壮的警员而言,她无疑处于弱势地位,但她最后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与善良积攒来的幸运,成功实现了从无名小卒到动物城拯救者的华丽飞越; Nick 则是从一开始的狡猾奸商形象,到在和 Judy 合作破案时,展现出了自身机智、正气的一面。而在主角的对立面上,即造成动物城大骚动的始作俑者,其实是温顺软弱的市长助理小绵羊;充满魄力的狮子市长,其实是个为了保全自己不惜掩盖事实真相的懦夫。
而影片中制作者竭力去除的“脸谱化设置”,事实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人们认知世界的一种途径,就是将呈现在眼前的大千万物进行“标签化“,帮助大脑归类和整理。而在生活中,我们也倾向于运用分门别类的思想,让一切变得更有条理性。尽管这样的分类方法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加有效率,但它带来的一个结果会是:某些认知会被扭曲。
这些扭曲将以将类别内的差异减至最低(同化)与夸大类别间的差异(对比)两种形式出现,而如果这些差异与众所周知的刻板印象一致,那么认知上的扭曲可能会很难改变。(《Understanding Preduice》)放在电影里,“分类” 的体现可能只是简单地在于“食草动物与食肉动物”,但在现实世界中,有着“黑人与白人”分类带来的种族歧视,也有着“男人与女人”简单二元论背后的性别歧视与LGBT 群体的边缘化问题等。
一成不变的分类思维与 “标签化” 设置,容易让我们固化在以往的经验之中,以此习惯性地忽略掉现实中某个群体内部的差异或者无视它们的变化和发展,以及错误地将自己与异于自身的他人隔绝开来,进而慢慢演变成 “偏见”、“刻板印象”,甚至会诱发 “歧视行为”。
Nick 在和 Judy 同乘缆车离开热带雨林时,曾经说过这样一句看似风轻云淡的话:
如果全世界都认为狐狸是阴险狡诈信不过的话,我又何必努力去改变自己呢?
简单话语背后揭示的是偏见与刻板印象带来的一大负面影响:动物实现自我的可能性被扼杀了。这句话在 Judy 亦可换为:
如果全世界都认为兔子是不可能成为警察的话,我又何必再花费时间和精力去追逐我的梦想?
另一方面,从 Judy 第一次执行任务带上父母塞给自己的 “防狐喷雾” 的细节可以看出食草与食肉动物之间依然存在着种种矛盾。标榜着可以成就所有动物可能性的美好 “乌托邦”,背后其实暗藏了不可磨灭的冲突。所以,在一个充满差异的社会中,如何实现和平共处的稳定局面呢?
影片在刻板印象的讨论上为观众留下了较大的二次探讨空间,而结局 Judy 和 Nick 相继成为了动物城中第一位兔子警官和狐狸警官,给一路上与偏见抗争甚至曾经放弃过的他们画上了一个阶段性的圆满句号。打破记录的背后,是他们实现了对这个动物社会普遍存在的质疑目光及偏见态度的冲破。迪士尼在最后借 Judy 的口吻表达了其对此问题的乐观期冀:
我们都有局限与不足,都会犯错。但是乐观来看,其实我们都有很多的共同点:我们关心同样的事情,我们都理应得到互相想要的爱与尊重。只要大家互相了解得更多,就会越来越发现拥有着差异性的各位,有多好。
本着开放包容的心态去面对、尊重身边事物的差异性,放下心中的恐惧与偏见,或许这个世界就会稍稍变得可爱些。但回归残酷的现实,致力于消融偏见与刻板印象的一方是否坚持抗争就会得到想要的局面呢?身处偏见旋涡中的群体能否在抗争中看到曙光呢?一切都是未知数。但在我看来,应该是:
We won’t give up
We won’t give in
Till we reach the end.
編輯 + 催稿人:西西
首發於:一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