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的吧,我和你相处了两年,就和朋友一起抱怨了你两年。你真的特别小,大概就像是一个公共图书室的规模。逛完大概只要5min,书那么少,经济学类的书却奇多。可是没办法,我们虽然一直期待着图书馆的到来,一边却又天天往你这边跑,可能是你真的很可爱吧 =)
这个学期有人问过我:怎么不往图书馆跑了。我笑着说,可能是因为我太想念旧时的图书室了。
上年这个时候,校园的雪应该还没完全融化。窝在图书室一楼的书架丛里,泡上一杯热麦片,在暖气蒸起的氛围里摆弄到最舒服的姿势(其实是将脚搭在书架上... 我道歉 TT),顺着《追龙》开启的港影爱好苗头继续看下去,是我在 19 年初能想象到的最美好的事项。
翻自己 19 年动态的时候,有看到说图书室里面的那张大桌子见证了我好几次情绪崩掉的时刻 —— 突然获悉自己喜欢的人有了女友 + 朋友圈开始屏蔽掉我啦 / 早上重温《风声》结果恍惚到触不及实感,拉着朋友去吃饭才得以回归现实 / 看《无敌破坏王》之后,联想到自己一直困扰的情绪问题杂七杂八结果哭到无可自拔(还好那时候没有什么人.. )我也太爱哭了吧...)/ 突然发觉自己听懂了不少 Eason 的歌词也会觉得很难过 ........
图书室也是一个发展友谊的很好地方欸。相约图书室,姐妹不分家。
因为很小,我又很喜欢泡咖啡和麦片喝。所以每天都来+老是走走出出,很容易脸熟不少来图书室的常客。如果认识的人碰巧也来了,就是一个大型打招呼现场。(记得期末季的时候,差不多整个部门的人都来了惹。)
也正因为如此,才有了那位在图书室遇见的心动学长。起床不再是困扰/ 还剩一个小时闭馆也还是要跑去那里学习 / 每天去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发现他在哪里!(固定位置,其实不用发现。就是去看一眼 xixi)/ 如果他身上终于出现了除黑色以外的颜色就会很开心 / 每一天都能见到的奇遇之旅。
噢 怎么知道他已经来了?看图书室外的架子上,有没有他的水杯在。水杯是个很好的定位指南(窗台上也是先看到水杯,就能知道人在了!)。那时候的我们,会把一堆书全扔在架子上(包括暖宝宝)多抓鱼买来的一箱书(纪录片课),也直接往那里塞。还有羽毛球拍,合买的抽纸啦,其实是一个小型中转站。
新书架的探险。上学期的马原课打开了哲学的大门,于是开始往图书室的另一边跑,怀着敬畏之心。美学哲学心理学的书放一堆,在这里找到并看完了我的第一本哲学相关(其实不太相关的入门读物)书籍。记得当时在找书,然后有位同学看到我一直在踱步就上来帮我成功定位了《共产党宣言》(没看完啦...)他到底是对哲学这边的书架有多熟:)
当然啦,也有窘迫的时刻。那时候我还很喜欢每天用平板打游戏,坐在二层外边的通道上的话,也创下过一天被至少三个熟人抓包某大学生在图书室不学习打游戏的尴尬纪录。
平时来的人不多,所以可以和好朋友霸占最里面的一整张大桌子。
因为觉得电脑拿着很重,就会在离开之前偷偷把电脑塞到杂志架里边,这样就不用扛回寝室。
边看下雪,边埋头学习。在二楼窗台边,看着楼下的人们在对下雪作出的各种反应,有种上帝视角的小感觉。
大一大二除了上课和睡觉,就是呆在图书室里 ........
也试过每天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抱着厚重的《加德纳艺术通史》(没看完)跑到二楼最里边,也算是日常乐事了。
Realm 来了之后,好奇心开始得到全面解放。
宇宙没有义务让你理解。
看着一本本量子力学物理啊生物啊数学的读物,也会觉得好感动。这时候的大本是《科学的旅程》。
这阵子又在看回科学史,想起那时候在图书室的时光。事实上,我也总是在大三这个学期断断续续地怀念着,怀念可以放任何东西的架子,怀念可以在图书室一天泡好几杯咖啡和麦片,怀念和到来的人们的距离,怀念书架间狭小的距离,撑起了我的暂时小世界.... 今天考完试之后出来得早,就去了一趟图书馆等朋友。也终于邂逅了我好久没见到的《科学的旅程》,也终于可以和你说再见了。
终
——《图书室的日与夜》
